• <tbody id="p9lno"></tbody>
    <tbody id="p9lno"><noscript id="p9lno"></noscript></tbody>

            <button id="p9lno"></button>
            <dd id="p9lno"></dd>
            <dd id="p9lno"><center id="p9lno"></center></dd>
          1. 回憶蘇昌培 (中)
            來源:桃源鄉訊 2023-02-08 17:20:11

            蘇昌培出席永春第三屆蘆柑節

            (接上期)“那他父親問題不大,如果屬專政對象,其子女就不可能上大學的……他二叔?”蘇昌培問。顏清河說:聽說當過三青團骨干沒有交代,1959年被清洗回來的(注:系被人誣陷冤錯案,1979年獲平反糾正,恢復工作)?!八迨撬鍐栴},屬社會關系,” 蘇昌培沉思一下,說,“這種人的子女如果表現好是可以用的!”顏清河說:是的,叫夢如來這里當教師,非常合適。蘇昌培沒有再說什么了。

            不久,三班公社掀起在后房山和大興嶺劈山頭造山頂百畝平原運動。蘇昌培要求各大推選一個通訊員寫稿,及時把工地的好人好事和工程進展情況送到公社廣播站廣播。大隊曾叫我去工地報道組,我考慮到要叫他人代課,不放心,故沒去。

            12月20日晚,我收工回家正在吃飯。公社通訊員徐某杰(奎斗人)跑到我家來喊我,說是蘇書記叫我去公社一趟。我問什么事?小徐說不知道。我估計是當通訊員的事,略洗了一下臉,披上衣服走路到公社。

            爬上公社辦公樓二樓樓梯,蘇昌培坐在會議室里,我打招呼,他轉過頭,滿臉笑容說:“哦,你是夢如?好像過去我們見過……”我說:是的,為生產隊不分口糧給我的事找過你?!翱诩Z最后有分給你吧”他問。我說有。

            接著,蘇昌培熱情詢問我回鄉前住在永春哪里,家里都哪些人,回來多久了等,我一一作答。 “夢如,過去我有聽人家說過你的名字,就是不認識你人。你回來表現不錯,早就想認識你,和你談談……今年招生,公社是盡力推薦你去的,是縣里把你檔案搞錯了,很可惜……”蘇書記很熱情,最后說,“我看,你也不要一個心思想去讀大學,農村也是一所大學,留在農村也是很有前途的……你寫作不錯,咱公社也正缺你這樣的人,如果留在農村,培養你當公社干部,并不比去招生招工差……

            沒想到蘇書記這么了解我關心我,說話態度和藹可親,推心置腹,如沐春風,不只掛記生產隊是否分口糧給我的事情,還要培養我當公社干部,我不止感動,簡直有點感激涕零,受寵若驚,我不停地說:“嗯嗯嗯……”“感謝蘇書記……”

            最后他話鋒一轉,說:“最近我們公社開山造田,要成立一個公社農田基本建設指揮部報道組,做一些宣傳工作。各大隊推薦了幾個人,公社反復研究,決定借你來公社報道組辦《戰地快報》?!?/p>

            “我從來沒有搞過這個東西,怕不懂的做呀!”

            “別謙虛,只要有一定文字功底,就可以做好的?!碧K書記微笑地看了我一眼,說,“夢如啊,這項工作很重要,也很辛苦……你散文,劇本都能寫,寫通訊報道不在話下……有人給我推薦幾個,我認為不合適,還是你來……”

            既然蘇書記看上了我,我不好推辭了。接著,蘇書記帶我到公社主任吳雙任宿舍,叫他和我一起探討辦《戰地快報》的事宜。最后確定:白天與公社領導一起下鄉了解工地進展情況,晚上回來寫稿件、編小報??逃⌒蟮募垙?、印油、油印機等先由學校墊付,期末公社會撥??罱o學校。

            當晚回來,我向母親講述這件事,母親說:“既然蘇書記看中你,你一定要好好干。不懂的要多問,努力把事情做好?!蔽一氐綄W校告訴校長,校長說:蘇書記看中你,你盡管去。

            可是沒想到第二天早上,副校長H叫我不要去了,說已叫另一個人去了。我嘴里說好,心里著急了:到底發生了什么事?是不是我出身的問題?到下午,H 又跑來通知我:蘇書記要你,你去。

            事后才知道,H跑到公社向蘇昌培推薦一個叫g的高中剛畢業的人去,蘇昌培問:“g是誰?我沒有聽說過,他寫過什么東西?拿來給我看?!盚啞口無言。蘇昌培又添一句:“寫文章是那么容易的?!叫夢如來!其他人,我不要!”

            從1974年12月21日起,我借用到三班公社農田基本建設報道組。美其名是“報道組”,其實是我一個人支撐門面唱獨角戲。

            白天,我跟蘇書記或老吳下鄉,傍晚回到學校辦公室,馬上把日間下鄉的所見所聞寫成新聞報道,修改后復寫兩份,一份交給公社廣播站,保證當晚八點或第二天早上六點準時播出。一份留著作《戰地快報》的稿件。吃完晚飯,我又回到學校,繼續寫稿,修改,編輯,刻印小報。

            第一次編輯好《戰地快報》稿件,我騎自行車到公社,送給蘇書記審閱。他說:你拿給老吳看即可,不必拿給我看。

            老吳也很好,他瀏覽一下,說:可以,不錯,可以去刻印了。

            我回到學校,忙攤開蠟紙刻寫;刻好了,打開油印機油印150份;然后按7個大隊大小分成7捆包好,才回家休息。第二天早上,我把印好小報拿到公社辦公室,讓公社通訊員去分發……

            ……

            第一期《戰地快報》出來,我拿給老吳看。他看了感到滿意,說:好,以后放在我信件袋里就行。

            第二期稿件我拿給老吳看,他仔細閱讀一下,指出其中一處,說:“不要寫我,多寫蘇書記?!钡诙谟『煤竽媒o老吳,他說:蘇書記看了你編的第一期小報,很滿意。他提兩條意見,一多寫社員群眾,少寫他和我。二刊頭“戰地快報”四個字不要去刻寫,預留位置,叫人刻一個“戰地快報”印章。小報印好后,用印章蘸紅印油印上即可,這樣小報紅綠分明,比較大氣漂亮。我說:這樣太好了。老吳又說:蘇書記交代刻印章的錢找公社財務老林報銷。

            我轉身準備走,老吳又說:“蘇書記和我商量過了,以后稿件寫好不必再拿來審閱,你放手去寫刻印發……”我說;“不行,你給我把關,我心里才有個底?!彼f:“不用!蘇書記交代,疑而不用,用而不疑,我們知道你做事小心謹慎,有什么責任我們會承擔的?!?/p>

            君識才用,士為君死,蘇書記和老吳這么信任我,我自然更加認真編輯刻印小報了,從撰稿、修改、刻印到分發,由我一個人全包,而且保證每兩天出一期。我雖然每天干到午夜一兩點才休息,卻樂而不疲。

            一天早上,我按慣例走路到公社等領導下鄉,看見小黑板上寫這兩天舉行全公社大隊支部書記會,蘇書記和老吳都要參加。我知道沒事了轉身要走,辦公室秘書陳利慶喊住我,叫我要參加今天的會議。我說我不是支部書記,不能參加。陳利慶說,蘇書記特地交代我,你一定要參加。

            我趕快跑去找蘇書記說明原因,蘇書記說:你別想得那么多,叫你參加你就參加。沒有參加,怎么知道情況?怎么能寫稿?我只好在心里對自己說:這樣行嗎?會不會讓人家鉆空子……好,我就只看只聽不說。

            這次會議是具體動員布置各個大隊社員開山造田任務,要各大隊注意抓社員抵觸的苗頭,多做思想工作;另外注意抓先進典型,樹立學習榜樣,及時宣傳各大隊的開山造田進度和好人好事,調動大家的積極性。

            那時,因為出身問題我很自卑又謹小慎微,每天吃完早飯,我就到公社報到,然后跟蘇書記或吳主任一起下鄉。他們從公社大門出來往前走,我畏首畏尾站著不動,待他們走了一段路,我才跟在后面走——始終保持40米左右距離,不讓熟人知道我被借用到公社;特別是本大隊干部和老蘇老吳在一起談工作的時候,我避得遠遠的,讓他們去說去聊。此舉很快引起蘇書記老吳不快,幾次蘇書記說:“夢如啊,你這個人怎么像新娘子,來來,靠前聽匯報……” 我趕快跑過去,站在兩三米地方,拿出小本子靜靜聽他們講,速記著。

            當時,泗濱點是開辟大興嶺的山地平原,三班點和東山點是開辟后房山山地平原。去大興嶺工地,泗濱人很少認識我,領導叫我跟緊一點還無妨;去后房山工地,認識我的人多,我就避得遠遠的,等領導叫了,我才走向前。

            一次,蘇書記約我到后房山看工地,那是我們生產隊勞動的片區。老蘇走到工地上,和幾個大隊干部聊著,我躲在人群后面十幾米遠望聽著?!皦羧缒??” 蘇書記突然喊我,朝四處望,發現我站在后面,大聲喊:“夢如,快過來,聽聽大家發言?!蔽抑缓脭D上前。老蘇對他們說:“你們大隊有什么好人好事,講給夢如聽,讓他記下來?!?/p>

            當時開山造田,是由大隊把整座山頭分塊,一個生產隊分一塊負責開挖運土,社員們緊張地勞動著。我們生產隊的社員看我走過來,熱情地和我打招呼。夏樸、金德、彩榮等幾個愛開玩笑,對我調侃說:“夢如啊,你現在是公社干部啦!陪領導來視察啦!”“明知我是‘臭頭要掀我的帽’ (即揭黑底之意)?”我壓低聲音,朝他們瞪了一眼,“別開玩笑,我是跟龍的……”他們馬上止住笑聲,說:“熟了跟你開玩笑,你不要生氣……”

            副隊長彩榮看蘇書記他們走遠了,走到我身邊,小聲說:“夢如啊,你現在經常跟蘇書記在一起,能不能替我們社員說句話——叫公社分配一點糧食或拿出一點錢補貼一下挖山的社員。過去冬閑,社員可以外出打一點工,賺一點錢做家庭零花錢;今年冬閑都來挖山了,時間又那么長,不能賺外錢了,連買鹽的錢也沒有……”我說:“好,盡量!”

            回來路上,只剩我和蘇書記了,他和氣地對我說:“夢如,以后下工地要跟緊點。人家說什么,你才知道,不要離得那么遠?!薄拔也皇歉刹?,不好意思跟得那么緊……” 我搪塞敷衍著,說,“好好好,以后我跟緊一點……”。

            也許蘇書記今天心情好,問我:“你最近聽社員們說什么?”我說:“沒有……”“不可能吧?”老蘇說,“毛主席說,我們要多調查研究,多聽群眾的意見建議。我是公社干部,群眾不一定對我說真話;你與社員群眾接觸多,他們敢對你說……”

            我看老蘇態度誠懇,正是“進諫”的時候了,于是鼓起勇氣說:“老蘇,剛才我們生產隊的社員們向我反映一個情況……”

            “什么情況?”

            “不知他們說的對不對?”

            “你說?!蔽铱戳死咸K一眼,看他和顏悅色,壯著膽把社員的要求說了出來。

            “是嗎?”蘇書記看了我一眼,說,“社員們反映是事實……”

            過后不久,公社果真撥出一批回銷糧給社員們,錢是沒有。過后知道,蘇書記很聰明,特地抽空跑到縣委書記那里反映:“三班人多地少,征購任務重,要叫群眾開山造田,總要吃飽飯,征購糧應減一點,回銷糧應給一點……”蘇書記說的有理,縣里真的給辦了。

            我從日記記載統計,在一個月里,刻印了16期《戰地快報》,寫了40多篇廣播稿。干了一個多月,由于超負荷勞動,睡眠少,中耳炎復發了,我不敢對人提起,用棉花一塞,又繼續干起來……

            至此,我留下了終生聽力下降的痼疾。

            在公社開山造田指揮部報道組干了兩個多月,年關到了,開山造田活動也暫停。1975年春節過后,社員們投入農耕,我回到學校繼續教書。

            也就在這年秋季,我們三班多了好幾個新知青,他們都是干部子女,如地區農業局局長的兒子陳建明(后來在市教育局初教科工作),永春組織部部長余金象大兒子余永吉等。后來一了解,他們的父親在文革受到批斗,以后分配下放到德化,其子女受歧視,上山下鄉不知要去哪里,蘇書記主動把他們安置在三班較好的奎斗大隊(三班產糧區)、農械廠和三班中學等,兩三年以后,他們都招生招工去了,其中余永吉現在北京,是大校軍銜??梢?,蘇昌培對待同志朋友是很講義氣的。

            也就在這兩個月里,我發現蘇昌培與吳雙任兩人合作得十分默契,蘇昌培胸有韜略,寡言穩重,善于在后臺籌謀劃策,精心設計工作方案;吳雙任心直口快,為人豪爽,做事雷厲風行,敢于在前臺沖鋒陷陣,他們倆各有各的領導藝術,配合得天衣無縫,是一對互補型的好搭檔。后來,蘇昌培相繼擔任副省長、省人大副主任、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、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,吳雙任擔任德化縣副縣長。

            蘇昌培出席福建省民間傳統武術比賽開幕式

            持續的變化

            1975年2月底,公社通知我(我1973年7月被推為公社知青組長)召集知青們到公社參加一個會議。蒞會才知道:縣知青辦分配我們三班公社1個“晉江地區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積極分子”名額,由全體知青協商推選。公社秘書陳利慶把文件一念,大家異口同聲推選我去,我堅決推辭——一怕遭人家妒忌。二評上了,意味著要扎根農村一輩子。

            推辭一陣子,陳利慶出聲了,他說:你們推選是公道的,夢如這幾年工作認真辛苦,公社大隊干部社員對他好評。我要來開會前,曾與蘇書記和吳主任交換意見,他們也交代:讓知青們討論醞釀,夢如表現不錯,看能不能評上。今天你們果然評他,公正公道。

            4月19日,我到泉州出席表彰大會,受到地區黨政領導的接見。我感謝大家對我的關心,尤其是蘇書記和吳主任。

            1975年7月,我又報名參加大中專招生推薦,大隊出線了。接下來到公社推薦了,怕蘇書記和吳主任不讓我走,我決定找他們談。那天晚上,我來到公社二樓辦公室,蘇書記和吳主任倆個剛好在聊著什么??次疫M來,老蘇發話問我什么事。我說:我想再碰一碰運氣,擬參加今年招生推薦。蘇書記笑笑說:“年輕人有這志向好??!”朝老吳看看,沒有具體表態說行或不行。老吳直爽地說:“嗨!去年時機最好,今年到時再看看?!碧K書記微笑一下,認真地說:“夢如啊,我有言在先:能去就去,不能去,留在公社也不錯,我們還是喜歡你留在三班……” “我想去讀書,你們千萬不要留我……”我著急地說,“我們全家四個知青沒有出去一個,這次你一定要支持我一下……”蘇書記笑笑說:“好好好……”

            接下來參加公社推薦組考核,一切都很順利,我信心滿滿??墒?月18日公布推薦結果,我落選了。那天傍晚放學,我準備回家,黃茂柱老師拉我到他宿舍聊天。他滿臉同情地對我說:“夢如,不要再去爭了,留下來教書,等以后轉正……”我問什么回事?他吃驚地說:“你還不知道?有人妒忌你,蘇昌培要留你……”接著告訴我這次公社推薦會的情況:有人說我回來六年了,表現好,應該讓我去;有人說我家已有兩個大學生了,應該讓給別人……最后蘇書記發話了:不是讓不讓的問題,主要是夢如去年寫信向上反映弄錯檔案,得罪了縣招生組某些領導,今年再推薦他去,怕會被刷下來的,白白浪費咱公社一個名額……年初夢如已被評為地區知青積極分子,最近準備評他為省知青積極分子,把他樹為德化回鄉知青典型……當然,主要是三班需要他這樣的人才,決定把他留在公社里……

            我與“招生”“讀大學”絕緣了。從此,“招生”“讀書”“讀大學”等成了我最諱忌的字眼,內心充滿郁悶、痛苦、迷惘……

            7月底一天,公社通訊員小徐又來喊我,說蘇書記和主任叫我去公社一下。

            到了公社,老吳告訴我,今年是公社糧食跨綱要的關鍵一年,蘇書記和他商討一下,雙搶季節要再借我到報道組義務寫廣播材料。我內心是極不情愿的,但又不能拒絕。

            白天跟蘇書記或老吳下鄉,傍晚回來,抓緊在學校辦公室寫稿,然后送到公社廣播站給柯素珍,讓她及時拿去廣播;好的稿件,由她送到縣廣播站廣播。內容有雙搶季節里的好人好事,有三班早稻豐產和晚稻插秧進度,也有三班社會新人新風。

            蘇昌培題寫的“農”字

            一天,蘇昌培帶我到橋內官壩生產隊,他問生產隊長:“你們今年早稻草回田了?”隊長支支吾吾說不出來。蘇書記說:“稻草回田,能增加有機肥,是糧食增產關鍵一環,這道理我和農技員在公社會議上說過好多次了——這樣吧,你把稻草回到田里,我批200斤尿素給你們?!碑敃r尿素可是寶貝東西,社員們求之不得,隊長聽了馬上說好。蘇書記說:“稻草回好,我叫農技員驗收?!苯又?,隊長忙發動社員們拉稻束拆散,往田里拋撒稻草……

            接著我們走到徐坑,發現稻田里到處樹立著一束束稻草,徐坑當時是三班學大寨先進大隊,經常受到公社的表揚?!爸两竦静葸€沒回田呀!”蘇昌培有點生氣,叫我去喊大隊書記來。大隊書記來了,蘇昌培明知故問:“x書記,聽說你們大隊早稻草回田情況很好,我來看看……”x書記滿臉愧色,如實告訴他:社員嫌早稻草回田花時間,又稻草回田后,晚稻秧不好插,所以回得少。 “你知道稻草回田的好處?” 蘇書記看了x書記一眼,說,“徐坑原來是先進大隊,我以為早稻草早回田了,還沒回呀!你跟我到橋內官壩看看?!碧K書記恩威并重,徐坑大隊x書記不知底細,只好跟我們來到橋內官壩生產隊。

            到了官壩一看,隊長正帶領社員們熱火朝天地分撒稻草,蘇書記說:“原來官壩是落后隊,人家都把稻草回田了,你們徐坑是先進隊,到底是什么原因?主要是你思想有問題,不能怪社員……”“好好好,我回去馬上叫社員拉稻草回田?!辈挥谜f,那個大隊書記紅著臉一回到徐坑,立刻發動社員拉稻草回田了……

            看蘇書記今天完成一件事心情高興,走在路上,我對蘇書記半開玩笑說:“蘇書記,你這是用什么計策?是三十六計里的哪一計?” “我也不知道,反正當干部的,要講究工作藝術——也叫工作辦法,就像你們教師教學生,要講究教學方法,這樣才能教好書……不過——” 蘇書記突然轉過頭看著我,一本正經地說,“我提醒你,今天這個事情,你千萬不能說出去……”

            蘇書記為了三班糧食生產超綱要,為了社員群眾溫飽嘔心瀝血,殫精竭慮,我已佩服不已,哪敢說他不是?更重要的是,我學到了做基層工作的,一定要深入基層,聯系群眾,注意講究工作方法。

            1975年暑假,我跟蘇書記老吳下鄉和寫稿一個多月,雖然沒拿一分補貼,但我從他身上看到了他努力工作的精神和講究工作智慧的人格魅力。

            大概是8月初,縣知青辦給三班公社一個省上山下鄉知青積極分子名額,知青們又推薦我去。因為大家都很清楚:從生產隊社員到公社蘇書記和吳主任,大家對我印象好;另者我家有四個知青(我弟1974年高中畢業,也算知青),至今沒有出去一個,選我這個“扎根農村”做典型,最具代表性的。

            9月11日,我接到縣里通知,叫我9月12日下午到縣里集中報到,赴榕參加省知青積極分子表彰會。臨行前,吳主任告訴我說:這次評選省知青積極分子,全縣8人, 7個是泉州知青,1個回鄉的就是你。蘇書記很關心你,幾次叫我打電話問縣知青辦,看有沒有選上……

            9月14日,我赴福州參加表彰大會,受到廖志高、梁靈光等省領導接見?;貋砗笪覍θw知青做了傳達。我很感激,從內心里感謝蘇書記和吳主任。

            10月底,開山造田又開始了,我又借用到公社報道組,隨蘇書記和老吳下工地采訪,晚上回來又寫稿刻小報……

            當時,我和群眾一樣對開山造田很迷惘:為什么不因地制宜順著山勢植樹造林,種水果種茶?花那么大力氣去開山造田,如果四周沒有用大石砌筑起石壩石階,一下大雨,雨水把填埋在山溝的紅土沖走,淹沒山下的農田,會造成水土流失的。

            一天,我與蘇昌培從電灌站走路去后房山工地,蘇昌培笑著問我:“夢如,你最近又聽到群眾說什么嗎?”我笑著將群眾以及我的這個看法委婉告訴蘇書記。

            他并不生氣,溫和地回答我:“主要是三班人多地少,要增加土地面積,像大寨那樣造好海綿田。你考慮得周到,下一步要在山谷底下用石頭筑起大壩攔住,防止水土流失?!蔽疫M一步說:“那要用不少石頭……”蘇書記說:“現在先平山頭,下去再一步一步完成?!?/p>

            果然不久,三班大隊成立打石組,專門負責打石砌攔土石壩……

            12月初的一天,公社突然通知我14日去永春參加地區農村文化工作會議,時間5天。此時,我已從縣知青辦得知:年底,一些廠礦企業要來招工,如果我去了,怕錯過招工的機會。

            我跑到公社對秘書老陳說不去。老陳說:縣文化館通知三班一人參加,是蘇書記叫你去的。他還說:蘇書記準備把你調到公社文化站。

            我知道,公社文化站是林巧云(永春人,嫁到泗濱,以后去香港)在那里,我去了,她就失業了,我不就得罪了林巧云?再說,公社文化站管理員,是臨時工,不如在學校當民辦教師,將來還有轉正的機會。老陳說:你別想得那么多,蘇書記叫你去你就去。

            從永春開會回來,天湖山煤礦到德化招工,給三班插隊知青一個名額。知青小組推薦會上,因為工種不好,大家又推薦我去。我很猶豫,因為家父長期在天湖山周圍一帶供銷社工作,我每年都到那里過暑假,深知礦工工作艱苦,我人瘦小是不適合的;蘇書記和老吳關心我,想培養我為公社干部,那是很遙遠的事,再說“三年官兩年滿”,有朝一日他們榮升走了,到時我找誰去?再說回來插隊六年了,我家四個知青沒有出去一個,我也該走了。(未完待續)

            作者:鄭夢如 供圖:林聯勇

            責任編輯:蒲遠寶
            一级片a 级片
          2. <tbody id="p9lno"></tbody>
            <tbody id="p9lno"><noscript id="p9lno"></noscript></tbody>

                    <button id="p9lno"></button>
                    <dd id="p9lno"></dd>
                    <dd id="p9lno"><center id="p9lno"></center></dd>